
有一佳人,山哈奇葩。她源于盘瓠,结缘奇石,依山而栖,林壑尤美。叮当二石,一木轻撬,相迭作响,佛岩高耸,绿丛掩映,佛髻宛然。三月初三,笑语盈盈,“凤冠”“牛角”,乌饭飘香。
有一丽人,众里寻她。她土墙黛瓦脱薄妆,小桥流水羞隐媚,错彩镂金留馀腻,一颦一笑皆倩影。千亩梨园,春放如雪,梨花飞扬,醉在园中。百亩石斛,药之琳琅,人间仙草,益在枝中。望她暗香盈袖,情起一往而深。
若问她是谁?梨花深深处,安溪黄处也。
【村情概述】
“土墙黛瓦脱薄妆”,位于云和县安溪畲族乡西北部的黄处畲族村,是个与梨花、奇石结缘的原生态美丽畲村。村内群山怀抱,山峦叠嶂,绿树成荫,奇石嶙峋,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全村共4个自然村,有131户410人,其中畲族328人,占全村人口的80%。全村有耕地553亩,山林3062亩,其中竹林257亩。近年来,黄处畲族村依托生态资源、古民居和畲族风情,走旅游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叮当岩—佛儿岩景区建设,发展民宿农家乐,实现村容村貌大改变,游客骆驿不绝,黄处村获评“浙江省3A景区村”。
【溯流从源】 据载,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雷姓畲民自福建迁居黄处,后向县内坪地及青田县、原丽水、宣平等周边县市不断分移,成为云和畲族主要一支——云和县黄处雷姓支族;钟姓则源自福建宁德县钟石洪一脉迁入,清康熙年间迁入。
【生态产业】 云和雪梨。黄处村享有“云和雪梨第一村”的美誉,主导农业产业是云和雪梨。村拥有优品种雪梨种植面积1000余亩,花开时节,千亩梨园漫山飘白、绿叶争翠,绵延数公里,暗香悠远,惹人陶醉,游客纷至赏梨花;而丰收时节,金果挂满枝头,颗颗饱满、色泽鲜嫩,品之梨汁香甜、口感松脆。

铁皮石斛。黄处村建成150亩梨园春家庭农场林下附生铁皮石斛基地,除了带来可观的收益以外,林下附生铁皮石斛的种植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老雪梨基地的生产效益。

民宿农家乐。依靠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先后培育了5家特色民宿农家乐等,其中云和县六头民宿“浮生半日”享誉县内外,大批来自上海、杭州的游客纷至踏来。
【文化风采】

黄处村以雷、钟两姓为主,畲族人口约占全村人口的80%。而村子里八九成的畲族人口也让小村子的畲家生活方式一代代地沿袭下来。一到畲族婚嫁日,村里就到处都是穿着色彩艳丽极具风情的畲家人,聚集一起,整个村庄畲味浓浓,情趣满满。每年的三月三,是畲族群众的盛会,或举办大型畲族风情活动,或自发载歌载舞,畲族风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景点一览】 叮当岩—佛儿岩景区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景区内竹林树丛郁郁葱葱、质朴天成、清新隽永、风景如画,宛如一个世外桃源。整个景区由叮当岩、佛儿岩、一线天、天窗门、仙人座、仙竹居等岩石组成,形态万千,面积庞大,有人称赞它为“东方巨石阵”。据《同治县志》记载:佛儿岩在县西二十里,上有石卓然乔耸,佛髻宛然。明徐应亨诗“雾溪山控佛儿岩”是也。民间相传,数千年前,曾有一道士见此处草木繁盛,清幽宁静,便在此地苦心修炼,若干年后道士得道成仙,天神放下石梯诏他入天门,收梯时却因动作过猛,不慎将一些石头落入凡间,于是形成了这里的“巨石阵”。
“鱼和熊掌”。鱼岩,酷似面向东海的一条正在咂动透气的鱼,有眼有嘴有腮,栩栩如生。熊掌岩,侧立于另一岩石之上,颇似狗熊在雪地里留下的掌印,掌和趾清晰可见。
叮当岩。由两块巨大的花岗岩石重叠而成,下面的岩石平整,三个点支撑起上面的岩石,三个支点相距各1.5米左右,东西两支点为实,北面支点为虚,只要用木棒轻轻地撬北面的支点,石头就会上下摇摆,发出叮咚的声音,因而得名“叮咚岩”,我们当地畲民称之为“石叮咚”。畲族童谣:“安溪大路上,黄处石叮咚;雾溪水滂滂,大岗笋食爽”。千百年来,吟唱至今。
佛儿岩。叮当岩前面是悬崖绝壁,深不可测。离它一、二里的地方有一座石山,爬上岩背是一个石窟。石窟口小腹大,好像是一个石制的酒坛深埋在山中。石窟的水清澈见底,喝一口沁人心脾。石山没有水源,石窟却久旱不干,这里的乡民便叫它“天水窟”。附近的山脊还矗立着许多似仙似佛的大石头,叫“佛儿岩”。
叮当岩—佛儿岩传说:上古时期,天塌东南,地陷西北,玉皇大帝派遣女娲娘娘来炼石补天。女娲娘娘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炼就一块数万斤的大石头,因为时间紧,忘了做一个嵌入天窟窿的榫头。她双手托着大石头补天,但费尽全力也合不拢,嵌不牢。女娲娘娘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玉帝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随手拿过一只宝玉杯,冲满一杯天水,派二郎神送给女娲娘娘解渴。二郎神捧着一杯天水到了女娲身边,把天水递过去。不料,女娲接水时手一松,石头就滑落了下来。二郎神一慌张,手中的天水宝杯就落到黄处村前的山顶上,陷入山中,这就是“天水窟”。女娲那块巨石落到山上,飞速朝山下滚去。二郎神的“哮天犬”眼疾手快,像箭一般飞过去,在岩壁边沿顶住了巨石,二郎神最后使出“定石法”,才把巨石稳住,这就是“叮当岩”。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有一群仙人正在山上聚会。玉皇大帝十分生气,眼看大难临头了,他们却在袖手旁观,无动于衷,一怒之下将他们全都变成了石头,以示惩罚,这就是“佛儿岩”。如今,远看佛儿岩,石林直插云端,像是群仙欢聚,十分形象。
一线天。由两块巨石组成的小狭缝,石阶路从两块巨石中通过,人行在其中,就好像从石头缝中而出,天空呈现一线间宽,称之为“一线天”。
古民居。黄处村民居至今还是黄泥瓦寮的建筑风格,了保留山区农耕村落的原生态韵味,又有浓郁的畲族文化元素和风味。进入村庄,迎面而来的就是古朴之美。
【前景瞻望】
目前,安溪畲族乡着力打造叮当岩—佛儿岩4A景区,黄处村处核心区域。未来,黄处村以旅游+、畲族文化+的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将成为富有畲族特色的、生机勃勃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诗画印象】
安溪乡黄处畲族村文/陈可富
峰环翠叠掩林丛,奇石佛儿欣洞宫。
垄峁梯田诗画景,农家木屋洒旗风。
美眉舒袖歌喉放,帅崽纵情技艺攻。
千亩梨园新韵境,春霖尽润贯长虹。
云和黄处文/张彦良
奇石叮当轻木撬,鱼和熊掌两相兼。
名岩迎客栖山外,畲寨遗风入眼帘。
彩带凤冠飘舞曼,绿茶米酒对歌甜。
正逢梨雪纷飞季,盈袖花香已自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