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在浙江省和丽水市建设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云和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污水全收集、雨水全分流、处理全达标”的目标,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致力实现“水清、无味、点绿、景美”的美好愿景,取得了较好成效,2022年,该县获评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和运行维护绩效复核优秀县。
在云和县住建局,笔者与相关负责人聊起农村治污这个话题。他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这几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归纳起来就是“三强三补”。
一、强化项目建设,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坚持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摆在首要位置,强化资源整合,全力做好扩增量、优存量这两篇文章。一方面,坚持规划先行,加大资金投入,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统筹利用各类相关资金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采用污水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分批有序推进区域农污治理。另一方面,对2017年职能划转后移交的150个带病农污设施进行分类施策、分批处理。近三年来,全县累计投入7500万资金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特别是去年一年安排资金4000多万元,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三年来,云和县共新建改造近80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农污处理设施167个,其中终端处理设施152个(30吨以上37个,10-30吨69个,10吨以下46个),终端处理能力达到3135吨,管网总长度约14.8万米;行政村覆盖率从5%提升到91.76%,出水达标率从76%提升到87.3%。
二、强化问题导向,着力补齐农污运维短板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持续发挥最大效能,离不开高标准高质量的设施维护管理。云和县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为切实解决好治污的维护与管理问题,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云和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了“五位一体”的运维管理体系,有效解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有人建、没人管”问题。每年组织开展“回头看、找短板、促提升”行动,梳理终端、管网、接户“三大方面”的问题,及时下发问题整改清单,实行闭环销号管理。近期,云和县正结合市建设局农污设施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开展新一轮排查整治,围绕“强基增效双提标”目标,进一步摸清家底,按时完成问题设施复核销号整改,全域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在2024年底前实现双达标。
三、强化属地管理,着力补齐责任落实短板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量多面广难度大,乡镇(街道)、村履行好属地责任和老百姓的理解配合是关键。为此,云和县大力宣传《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条例》,明确住建、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发改、自然资源、财政、科技、水利等部门,以及乡镇(街道)、村和村民的责任,凝聚各方合力,努力做到统筹规划、源头治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运用好考核“指挥棒”,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和运行维护情况进行排名晾晒,督促各乡镇(街道)切实履行责任。通过考核倒逼,各乡镇(街道)对农污工作更加重视,切实运维管理。
云和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下一步,云和县将紧紧围绕打造全国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共富样板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省市工作部署、虚心学习兄弟县市成功经验,全力以赴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向更深、更严处推进,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为全县公园乡村建设增光添彩。”
知其短就能补其长。我们相信,有全县持续发力的治污行动,久久为功的治污决心,云和定会不断谱写出美丽云和建设新篇章。(云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云和县村镇建设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