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关注 > 详细信息今日关注
清晨雨后,沿着石板路行至云和县元和街道梨庄村的一处山顶上,一棵200多年树龄的老梨树,穿越苍茫岁月、历经风霜雨雪,仍然青葱翠绿、枝叶繁茂。古梨树是绿色“活文物”,它的背后承载着一个个生动故事,更记录着梨庄村雪梨发展的“前世今生”。
“这棵树是我爷爷种下的,现在稳定年产200多斤,当时种了好多棵,但只有这一棵存活下来。那时候村里没有人种梨,所以我爷爷为什么种这棵树、从哪里来的梨苗都已经无从了解。”雪梨养护人蓝石根回忆,那时梨卖一毛一斤,卖不出价格,就一直疏于管理,他年幼时甚至都不知道那是棵梨树。
50多年前,蓝师傅开始尝试“唤醒”这棵老梨树。“刚开始,我跟着爸爸学习,长出来的梨自己家吃,后来我自己揣摩,经常给梨树施肥管理,没想到梨越长越大,挂果越来越多。”蓝师傅说,那时候村里人都夸赞他这棵树种得好,并且当时是用棕榈叶包梨,长出来的梨是黄色的,清甜多汁,非常好吃,村里也就开始有人跟着他种。随着梨的产量增多,蓝师傅就挑箩筐前往景宁售卖,一年可以增收20多元。
现在,“梨花院子”里电商发展起来,快递也通到了家门口,时不时都有专家来地里指导,雪梨产业链的发展逐渐完善。
1987年,云和县农业相关部门推广种植雪梨11000余株,于是梨庄村开始扩种,蓝师傅指着后面山坡上的梨树说:“这是我家扩种的梨树,当时只是把梨苗种下去,后续管护没有跟上,以至无法形成规模。直到20年后,县里打通了雪梨的销路,我们开始重新管护起来,雪梨产业才迎来了新发展。”
老梨树见证着蓝师傅小家的变化,也见证了梨庄村的变化,更见证了云和雪梨产业的发展历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县委、县政府发出振兴云和雪梨的号召;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过技术推广、老品种改良,云和逐步做大做强云和雪梨产业;到二十一世纪,云和进行雪梨综合性产业规划,从原来政府保护、扶持、推进雪梨产业的发展,到农户积极主动发展,真正赋予了云和雪梨产业发展的生命力。
“现在我家有梨树1000多棵,虽然我已经干不动了,但是两个儿子从我手中接过了这份担子,他们会继续种雪梨。”望着家对面山上的梨树,蓝师傅百感交集,梨树陪伴了他的童年,与他一同成长,如今成为了他一生的事业,他的生活也因为梨树从艰苦走向了“甜蜜”。
眼下,乘着公园乡村建设的东风,坐上雪梨产业发展的快车,梨庄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盖起了红瓦白墙的新房,柏油马路从村口通向了家门口,山坡上种满了梨树,在阳光下折射出金色的光芒,梨树不言不语,在村民的悉心浇灌下,长出了一个个“金疙瘩”,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浏览量:3.3万
更多绿谷政务
更多绿谷品牌
更多今日关注
- 云和经营性收入30万以上行政村实...
- 共绘养老幸福蓝图 邮储银行举办养...
- 大受欢迎!云和特色农产品亮相省...
- 最高金额889万 新华保险2024年身...
- 补助700万元!张家地村入选省历史...
- 邮爱驿站再升级,让温暖“触手可...
- 云和育英小学:“多元融合式”大...
- 云和:破解停车难问题,有力提升...
- 新华保险投资新篇:聚焦科技金融...
- 新华保险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
- 火速响应!邮储银行全力做好西藏...
- 浙江云和:精准服务重点项目,持...
- 媒体点赞|《浙江共产党员杂志》...
- 云和新增2个省级农创客共富基地
- 阳光人寿荣膺2024“优秀乡村振...
- 阳光人寿丽水中支高效赔付重疾理...
- 云和一案例入选全省最佳
- 云和:强化农村邮政物流,助力云...
- 最高700万元!景宁这8个村入选
- 新华保险 保得长久丨“新华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