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全球知名汽车轴承、发动机零部件以及电驱动系统制造商——舍弗勒集团,向来自全球的15家供应商颁发舍弗勒集团“最佳供应商奖”殊荣。我县浙江诚创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成为全国5家获奖企业之一。
走进诚创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台台机器正在高速运转,工人们有序分布在各个作业点。“这是我们最新引进的高速热锻机,主要用于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生产配套零件。”企业副总经理潘伟东告诉记者,该台价值5000多万的设备,是企业加快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为了巩固和扩大产品优势,他们除了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配件外,还开始布局越南市场,形成“国内研发+越南生产+区域分销”的闭环。
当前,以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正以势不可挡的态势推动传统制造业深度转型升级。近年来,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县轴承行业主动破局,将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持续探索有效路径。
浙江兴昌轴承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高端轴承钢球制造为主的企业。来到企业生产车间,“车间鲜见人,但闻机声响”的“智造”场景跃然眼前。随着“90后”企业接班人谢宇迪的加入,这家深耕钢球产品研发和生产的老牌企业,正加速向智能化和信息化迈进。
“这两年,我们自主改进了无损检测设备,研发了钢球自动包装码垛机等智能化设备,不仅大幅降低了人工操作的误差率,还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谢宇迪告诉记者,为了实时监控生产加工的全过程,他们还自主研发了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产品从材料、生产到交货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在企业数字化看板上,记者见到材料、光磨、热处理等全流程工序的生产信息均直观呈现。管理人员只需通过系统,便能清晰掌握各环节的生产进度、质量状况及资源消耗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让生产调度从以往的“滞后响应”转变为“前瞻调控”。
为了印证技术赋能下的增长动能,谢宇迪还用一组数据生动展示了企业向“智”而行的活力,他向记者介绍,机器换人以前,12亩地的旧厂房需要90余个员工才能维持运转,智能化转型后,占地50亩的新厂房却只需80位员工即可高效运营。2024年,兴昌轴承实现年产值2.9亿元。
小小的轴承,被喻为机械工业的“关节”,也是我县培育高端制造产业集群时格外关注的“支点”。近年来,为有效激发轴承产业新活力,加快实现轴承产业扩量提升发展,我县还制定实施《云和县轴承产业扩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从谋划建设轴承产业发展平台、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支持建设云和轴承产业联盟等方面全方位筑起轴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稳步迈进的根基。据统计,今年1-6月,我县规上轴承总产值同比增长27.34%。
转发来源:童话云和APP
https://app.zgyhxw.cn/webDetails/news?id=16301508&tenantId=81&uid=64d09a32a95d5a0cd7fc70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