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官方APP
小程序
中国丽水网欢迎您!
景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景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
丽水正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丽水正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英雄金笔动态专题
云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云和医院动态专题
丽水邮储银行动态专题
丽水匠医合一口腔门诊部

今日关注 政务风采 魅力乡镇 新农村 风景旅游 宾馆美食 乐在农家 电子书   经济商务 绿谷特产 金融保险 房产装潢 汽车频道 绿谷品牌 工业制造 瓯江缘 教育培训 医疗养生 人物丽水 处州文艺 丽水微视 丽水荣耀 求职招聘 生活百科
同城商讯
莲都 龙泉 青田 缙云 遂昌 松阳 云和 庆元 景宁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关注 > 详细信息今日关注

龙泉西新教育集团创建“一校一品”特色格局
征稿热线:0578-2555 111 2555 222秀山丽水网 2017-12-29
源于心——集团办学之初心
  浙江省龙泉市西新教育集团(下简称集团)是一所城乡结合式学校:集团成立于2012年,由“一本、二紧、三松”共六个校区构成。“一本”为西新小学本部;“二紧”为紧密型校区——锦溪校区、双岭校区;“三松”即联盟式宽松型校区——住龙镇小、宝溪乡小、岩樟乡小。龙头校西新小学为城区学校,其他校区均为乡镇农村学校。
  近五年来,集团以推进城乡教育公平为己任,以带动农村校区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尝试。通过扎实开展特色创建、课程和教学改革等系列工作,逐步形成了西新书法、锦溪剪纸、双岭篆刻一校一品的特色格局,其中《山娃剪纸》、《双岭篆刻》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城隍墨韵》等10门课程被评为丽水市精品课程,学校自行开发的书法、剪纸、篆刻“艺术西新”系列校本课程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公开发行。集团成立后,城乡各校区办学品位不断提升:西新本部被授予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实验基地、浙江省书法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浙江省书香校园典型案例、浙江省校园优秀电视台等荣誉称号;锦溪校区被授予浙江省剪纸艺术特色学校荣誉称号;双岭、住龙、宝溪校区成为龙泉市乡镇窗口学校。
  综观五年集团办学历程,由城乡不同区域的学校组成集团,集团各校之间能够形成紧密的合作共赢关系,并非几个学校负责人情投意合的自然结果,而是源于对推进集团办学目标、价值的认同,更是通过机制引领不断形成共同信念的探索历程。集团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成效,关键因素有两点:一是市教育局根据集团发展进程不断推出新的机制引领发展;二是各成员学校校长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展现出了以城乡共建共享资源为价值观取向谋求发展的智慧。


践于行——集团办学之探索(行动)
一、理念先导,实现城乡校区同向而行
  学校走向多校区办学后,办学半径不断扩大,校区之间的合作磨合、达成共识成为集团成立最初的首要任务。作为老城区中的老学校——西新小学,虽然硬件条件并不好,但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书法特色课程已有近三十年的探索,同时也拥有一批区域内的名优教师资源。作为集团的龙头学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投身到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部署中。
在组建集团初期,多次召集校区负责人进行办学愿景、办学理念的探讨,促使各校区负责人充分领会上级行政部门的战略意图,明确作为集团成员校要承担的责任和履行使命的担当,实现上下同欲;同时,在充分调研各校区的基础上,寻到结合点,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办学愿景,实现左右同心。
  西新教育集团在多校区办学过程中,确立了“为每一位学生的多元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创建“艺术西新、精品西新、和谐西新”为发展愿景,以打造“德高乐业、技精行雅”的教师为团队目标,以培养“德正行雅”的西新学子为目标,走质量加特色创精品的发展之路。
  为实现“为每一位学生的多元发展奠基”这一理念落地,集团以课改与特色创建为路径,以“教师发展和课程建设”为核心工作,以“课程共建和联片教研”为主要举措,先后出台了《集团办学五年规划》《西新教育集团德雅课程规划》《西新教育集团办学章程》等一系列发展蓝图和合作机制,实现了集团办学的初步愿景,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共同愿景、共同机制、共同举措逐步使集团内成员校的心理空间紧密化一体化,实现城乡校区同向而行。




二、联片教研,引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促进集团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在教师,主阵地在课堂。为发挥集团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拓宽集团优势学科的影响力,由龙头学校西新校区中的优秀教研组联合农村校区教研组,组成集团教研联合体,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组织专题研究。另一方面,依托集团内名优教师组建“名优教师工作室”,落实青蓝工程“骨干带教”工作。
  集团教研联合体和名优教师工作室一方面以教科研为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促进城乡校区教学质量的共同提升;另一方面,立足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各校区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
  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工作即研究”、“课题促工作”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逐步形成了富有集团特色的“课例研究”、“教师互助群”“业务先锋”等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品牌,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2014年起推行课改三年行动,成效显著,特别是农村小班化教育的课改引起省市有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教师素质、教学质量在课改中明显提升。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集团根据农村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和整合能力比较欠缺的现状,通过导学案设计(三张作业纸)的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提高教师整合教材的能力,让教材“活”起来;通过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小组合作模式组织教学,建立健全小组评价机制,通过“活力小组”评比,让学生在小组中寻到自身价值和归属感,让学生“动”起来。通过课改行动,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时间,有利于其特长和素质的发展。师生提升了幸福感和归属感,学生一个个自信阳光。
  近五年,集团先后有3人被评为丽水市名师、丽水市学科带头人或丽水市教坛新秀,逐渐形成教师梯队培养成长模式。有35项研究成果在省市获奖,有300多篇论文获奖或公开发表。五年来,每学期开展集团教研月活动,每次教研活动均有30余人次开课,形成教研联合体集体磨课——个人展示——集体反思改进的教研模式,农村校区教师近50人次在丽水、龙泉市级观摩教研活动中执教公开课,农村教师能成为公开课舞台上的主角,这在集团成立之前是极其少见的。校区教育质量、校园文化建设获得质的飞跃,锦溪校区连续四年获得丽水市教学质量管理效益奖,2016学年获得丽水市质量管理一等奖。



三、特色提升,创建一校一品的特色格局
  西新小学主打书法特色,自1986年开始探索书法教学,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特色办学历程。三十年翰墨飘香的历程,也是学生从“字品”到“学品”到“人品”发展的过程。开展写字教学,让学生从“一笔一划练好字”到“一生一世做真人”,“写字育人”理念更是为西新小学找到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2年集团成立之后,学校班子开始积极探索集团特色发展之路,着手制定《集团特色发展规划》,开始思考如何在其它校区复制西新小学书法特色创建机制,实现特色创办经验的成功“嫁接”。
  为谋求集团的特色发展,实现一校一品的特色格局,学校围绕“为每一位学生的多元发展奠基”理念,启动了集团特色创建行动:
  首先,深入调研,寻找特色培育点。从农村校区原有的教学、德育、体艺等方面的特色活动入手,通过广泛听取校区校长、广大教师家长的意见,集团先后在各校区寻到了特色培育突破口。于是双岭校区美术教师的篆刻爱好,原本星星之火,在特色机制的推动下,燃成了双岭校区的特色之火;锦溪校区近十年的剪纸特色活动成为了浙江省精品课程;住龙校区依托革命老区的地域特点确立了红色特色,宝溪校区依托青瓷发源地、绿色生态、竹建筑等地方优势,积极打造生态课程、青瓷特色。其次,制定特色发展规划,引领特色创建。其三,通过特色专业教师培训计划,逐渐壮大专业教师队伍,避免教师流动造成学校特色“消亡”的局面。其四,因校制宜,打造特色课程实施基地。为各校区特色获得持续发展空间,集团2014年提出特色课程场馆化计划,通过两年努力,西新本部拓展性课程场馆、锦溪校区剪纸多功能展厅、双岭校区篆刻长廊、住龙校区红色革命纪念馆、宝溪校区少年宫等特色场馆相继建成,各校区特色氛围也随之升级。其五,开发特色课程,植入课程表,找到特色可以传承的载体,避免因校长流动而造成特色文化断层的现象。





系列规划和机制的有效运行,集团各校区的特色之花竞相绽放:
  “我将来要成为篆刻家,我要在家乡的石头上刻上我的作品!”双岭校区一位六年级学生在班队课上这样阐述自己的人生理想。集团成立后,校区建起了美术室,拥有了科班出身的美术老师,开设了篆刻社团,这让喜欢玩石头、玩刻刀的农村孩子欣喜不已,通过五年的努力,孩子们的篆刻作品已是像模像样,学校也将篆刻作为特色项目进行规划开发。而且有大批孩子的作品在丽水、龙泉级别比赛中获奖或展出。2016年,由集团组建团队开发的《双岭篆刻》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2012年成为西新集团的一个校区后。双岭小学从原来的“单打独斗”走向“捆绑式发展”,在集团的顶层设计下走上了全新的特色发展道路。除了篆刻艺术教学、树叶制作,该校还推出了“春泥计划”实践基地、小导游兴趣班、石头彩绘、等特色教育。在春夏之交的季节,实践基地里呈现出一派生机景象:土豆、蚕豆、青菜、蒜苗、小葱……十几种蔬菜在基地里自由地生长。前来考察交流的周边县市的学校领导这样赞叹:“艺术特长教育基于学校与地方的实际而开发,双岭小学的艺术教育够接地气。”富有农村气息的特色文化,让双岭小学焕发勃勃生机。
  锦溪校区的剪纸艺术在全市也是赫赫有名,不仅开发有校本课程,学生参加各种大赛也屡屡获奖。2015年,校本课程《山娃剪纸》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该校区先后被评为“丽水市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丽水市农村小学书香校园示范学校”、“浙江省标准化学校”、“浙江省农远工程先进学校”、“浙江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近三年来,由集团组建团队开发的系列特色课程相继出台: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公开发行的“艺术西新”系列校本课程《城隍墨韵》《山娃剪纸》《双岭篆刻》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为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地方特色课程《剑娃带你逛西街》《瓷娃带你游宝溪》《红娃带你走住龙》被评为丽水市精品课程;针对学生养成教育而开发的德育课程《双岭小菜农》《地方传统游戏心理课程》《生活小达人》被评为丽水市精品课程。
  特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校内涵的提升和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在西新教育集团的发展蓝图上,特色教育(书法、篆刻、剪纸)成为了集团的靓丽名片。富有个性气息的特色创建,让西新集团焕发勃勃生机,为办有品味的教育开辟了一条可行的路径,也和集团的办学宗旨是“精品西新、和谐西新、艺术西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集团在各校区特色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特色文化建设,力求通过特色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田,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




成于效——集团办学之成果
回顾五年的集团办学历程,艰辛与荣耀同在,付出与回报相称。
  一、各校区办学品质不断提升。通过集团办学的扎实推进,特色、质量、文化全面升级,特别是乡镇校区,有望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报》、《语言文字报》、《浙江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集团课改和特色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二、课改助推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迎来“专业第二春”。农村校区教师成为市、县级课改展示平台上的主角,全员开课成为校区最亮丽的风景;农村校区组建的课程开发团队,开发出省、市级精品课程,教师课程改革能力得到提升。
  三、学生成为课改最大的受益者,综合素质、自学能力提升显著。锦溪校区剪纸特长生、双岭小篆刻家、西新小书法家多次受省市电视台邀请,参加书画作品义卖,多次在省市级平台上展示艺术特长;在丽水、龙泉市课改观摩活动中农村孩子在课堂上“旁若无人”的讨论,在艺术展示中优雅的挥毫、灵巧的运刀,就是农村孩子素养提升最好的注脚。


  集团层面的荣誉也纷至沓来:集团先后被授予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实验基地、省书法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剪纸艺术特色学校、省雏鹰红旗大队、省红十字示范学校、省书香校园建设典型案例、2016年浙江省城市少年篮球赛女篮总冠军、丽水市书法教育示范学校、丽水市首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丽水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浏览量:14.3万